11月的楼市,
在10月的狂飙上行中,逐渐趋于稳定,
但是,无论“止跌回稳”的大的市场趋势,还是市场整体的自我修复,
少了国庆期间的快速的火热与喧闹,反而多出了一些更加稳定的向好迹象。
先是土地市场的新的一波最新的供地和拍地,
并没有出现上半年政策刚出现时的单价地王、土拍记录、溢价新高。
但是无论杭州的总价地王滨江的稳定补仓,还是上海迎来华润的全面回归,
包括北京的城市更新命题,153.2亿的地王迎来城市更新大师中海。
市场和我们,迎来了头部企业的稳定,头部企业的上行,
以及头部企业在行业的分化中,吹响的进取、提升以及面对挑战的冲锋号。
除了这些头部央国企的全面上行,
另一家昔日的头部房企万科,
也进一步稳住了基本盘。
02
首先是刚过去的11月的销售排行,
万科以2225亿的全口径销售金额和1446亿㎡的权益金额,
牢固的排进“2000亿”的第一阵营。
万科的成绩和市场表现,
一方面,说明万科在“缩表出清”的道路上,通过去库存进一步确保了销售流量;
另一方面,也说明万科在保流量的过程中,权益销售金额为万科的自有回款提供了相对高的占比和现金流。
万科,不仅没有掉队,
万科,还在逐步归来。
其实对于3月份以来的万科来说,
高周转的高库存,坚定的断臂缩表出清。
不疼吗?疼!
不仅迎来创业以来的首度巨亏,还被好事者说些流言蜚语,
更有甚者,还拿深铁说事。
但是不回避过去的错,才能有机会走对未来的路,
对万科适用,对其他房企适用,对我们更加适用。
但是万科,
坚定的做出了“断舍离”式的聚焦主业和资产处置。
不管多么珍视的多元化的物流、商业和酒店,
万科同样决绝的出清,换取债务的减轻。
在缩表出清和处置资产的基础上,
万科选择了更健康的活下去。
万科这一次的活下去,并不是当年口号化的“活下去”,
结果口号过后,区域该扩张扩张,三四线项目该无序无序。
聚焦主业,并不仅仅是一个选择,
更是一个为了活下去而重新构建的生存方法。
"绿色金融是促进企业低碳转型的核心,而中小微企业尤其需要更多资源与创新支持。"马蔚华表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强绿色金融生态和标准体系建设,同时也需要借助科技赋能绿色发展。
首先是拿地的城市,
聚焦在了9个一二线城市进行了坚定的城市回归。
相信今年的地方财政情况,三四线城市寻找万科拿地或者是代建的政府和平台公司,一定不在少数。
哪怕万科经营有压力,但是万科专业有长板啊,
并且城市能级越低的城市,万科越能够通过专业破局并形成市场引领。
但是克制,是万科活下去的第一个选择。
然后是拿地的规模,在围绕“精细化”和“场景化”的开发理念进行缩减。
过去的许多年,不仅万科包括许多房企拿地的逻辑,
都是“尽量拿大地,经年抗周期”。
但是2024年的行业发展趋势,传统的大市区模式,开始消亡。
向往“好房子”的改善客户更加聚焦,项目体量进一步收小,“品质+服务”替代了过去规模化开发的路径。
其次,“好的城市,好的产品”,
成为万科在沈阳、徐州和上海获得热销和标杆的新的开发模式,
围绕全周期家庭,打造生活场景,
成为人文万科为了活下去的新的专业聚焦。
第三,用小项目,做成小项目,
然后用小项目的成功率,再形成新的专业和规模积累。
于是有了万科随之的架构调整,
没有了所谓的做官的和管专业的,从区域到集团都和一线紧密相接。
在战争中学习,在战争中成长,才是活下去,该有的状态和选择。
万科,在上一个春天结束之后,在这个春天到来之前,
选择与过去,与当下,以及与未来的路,去问路也找路,
用跟上脚步、减轻负重、调整步伐,
走向明天。
03
从3月份以来的8个月里,
购房者们,重新看到那个人文关怀和专业创新的万科,
并用他们新的选择,
为提供好房子的万科投票,变成万科新的品牌印记。
从资产处置,带来的偿债压力的减轻,
到持续拿地,并用专业优势带动发展的上行,
再到始终处在第一阵营的万科,
正在用用底蕴和创新,
构建不输于头部阵营的新的专业领先。
2200亿的万科,
守住了行业地位,
也稳住了发展的基本盘。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祝福万科!
全文完!
手机股票配资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