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表示,美国近日表示将重启对伊朗所谓“极限施压”政策是失败的经历,美国重复这种做法只会再次迫使伊朗采取“极限抵抗”。他重申伊朗不寻求核武器的立场,称只要客观保证有效终止针对伊朗的敌对措施,那么达成伊朗不拥核的实际保证并不困难。
特朗普就职两周多以来,美国和伊朗推进谈判以缓和关系尚未出现明显进展。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上台后,政府高层多次释放善意表态愿与美接触。外界认为,伊朗在拜登任内末期与美“冲刺”达成协议难保障未来执行效力,倾向待特朗普上台后启动谈判。
日前,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决定重启在其首个总统任期内对伊朗实施的“极限施压”系列举措,为美伊谈判蒙上阴影。5日,伊朗第一副总统阿雷夫作出回应,表示伊朗政府目前没有与特朗普“会面或谈判”的计划。
同时,美伊双方表态留有余地,未断绝谈判可能性。特朗普举动显露试探意味,在威胁“极限施压”的同时,表示愿意会见伊朗领导人,还在网络社交平台否认了美国和以色列联手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的计划,称希望与伊朗达成一项新的核协议,并立即启动该协议的制定工作。伊朗方面反应仍维持理性,保留与特朗普政府谈判空间。
美国和伊朗矛盾分歧深重,伊朗仅在核问题上作出让步,换取美国解除对伊朗制裁的可行性较小,不符合特朗普达成“好交易”诉求。伊朗的地区影响力、外交政策、弹道导弹和无人机计划等也是双方斗争焦点。伊朗第一副总统阿雷夫说,伊朗在包括防务领域在内的所有领域始终坚持清晰的战略,致力于实现国防领域的自给自足。“我们不寻求战争,但我们会全力防卫自己,并采购所需的装备。”
叙利亚阿萨德政府垮台以来,伊朗外部安全屏障削弱,美国和以色列威胁大规模打击也门胡塞武装,彻底切断伊朗地区盟友体系关键“触手”。仍需注意的是,伊朗对黎巴嫩真主党、哈马斯、也门胡塞武装、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组织等仍具有较强影响力,在此前对以色列袭击中使用导弹和无人机显示出对等反制能力。特朗普政府要求伊朗接收战略收缩,或放弃独立发展国防工业,恐难以轻易实现目标。
目前来看,特朗普新任期中东战略期待实现地区关系重整和体系重建,一方面按照美方思路结束巴以冲突,为沙特等海湾阿拉伯国家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尽可能采取非军事化手段解决伊朗“威胁”,避免伊朗阻挠特朗普政策落实。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4日表示,该组织已开始与国际调解人就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第二阶段进行“沟通和谈判”。以总理办公室4日发表声明称,以方将于本周晚些时候派遣代表团前往卡塔尔首都多哈,就继续执行加沙停火协议进行谈判。
停火协议规定,第二阶段谈判将讨论双方继续交换被扣押人员、以军全面撤离加沙地带等事宜。第一阶段相关条件较容易落实,第二阶段则要啃“硬骨头”,哈马斯要求以军全面撤出加沙,否则不会释放最后一批扣押人员。以色列并未放弃彻底摧毁哈马斯政治和军事能力的目标,提防哈马斯借停火恢复实力再度构成威胁。
内塔尼亚胡面临执政联盟内极右翼势力施压,此前,以色列财政部长、极右翼政党领导人斯莫特里赫发起公众运动股票多少杠杆,并以退出执政联盟相威胁,要求以色列政府在第一阶段停火协议到期后恢复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